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中国味道》获《人民日报》点赞:在美食中打开文化的景深

发布时间:2019-05-13 发布人:雅迪传媒 浏览次数:582

“没有渲染食物色香味让人垂涎三尺的手法,更多聚焦于味道背后家庭的温暖、乡愁的畅叙、文化的情结,《中国味道》的入境、入情、入心,正是吸引观众的地方。”
——《人民日报》


5月8日,于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美食文化探索节目《中国味道》获人民日报点赞,称其“ 在美食中打开文化景深”。《中国味道》第六季由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雅迪文化、雅迪广告、京视沐书联合出品。节目邀请十二位跨界名人,探寻简单朴素的家乡美食背后所饱含的温暖记忆。



《中国味道》从2019年3月30日起,每周六18:00 于央视综合频道首播,敬请继续收看。



全文如下:


当盲目追求娱乐化的大潮逐渐退去,当“唯收视流量”的阵风渐渐消散,电视节目将越来越依靠原创力来摆脱同质化的窠臼,来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2018年我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完成了我40多年来的梦想。自己在69岁登顶珠峰时,吃的是能量胶、能量棒,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母亲的米粉肉。”近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美食文化探索节目《中国味道》中,依靠假肢登上珠峰的中国第一人夏伯渝,回忆自己“数次挑战珠峰”的经历。古稀之年热血难凉,登顶之时温情思母,令现场嘉宾和观众无不动容。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岁月中,总有一个物件,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提醒着你,在你蹉跎困顿的时候抚慰着你,在你懈怠松弛的时候鞭策着你。美食,或者说儿时的味道,便是《中国味道》为公众展示的人生关键物件。一碗米粉肉,是夏伯渝漫长人生里灵魂的慰藉,更是追梦关键时期的“心灵能量棒”;一盘家常炒腰花,是中国著名青年舞蹈家黄豆豆成长成才的记忆,是每次演出新节目前父爱的温情;一钵腌笃鲜,是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珮瑜得到的来自外婆的支持鼓励,融溢着她对外婆的深深思念……没有渲染食物色香味让人垂涎三尺的手法,更多聚焦于味道背后家庭的温暖、乡愁的畅叙、文化的情结,《中国味道》的入境、入情、入心,正是吸引观众的地方。


有人说,好的诗歌关键在于兴发感动的力量,不在于华丽的辞藻。美食类节目的制作也一样,要情动于中而形于画,而不只是追求精美的画面。在中国人的碗里,从来盛的不只是美食,也承载着百姓情感、历史记忆,更突显着城市气质、文化底蕴。近年来,美食类节目的呈现更加多元,从聚焦美味到凝聚情怀,从探寻历史到弘扬文化,从氤氲乡愁到浸润家风,沿着中国味、中国情、中国道,触摸我们心中最柔软的故土情结,回应来自民族文化深处的精神召唤,渐次打开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也许,带着对文化的热爱、时代的真情,才能捕捉生活之美,才能创作更多打动人心的好节目、好作品。


时代不同,世界各国的文化呈现出互渗性,观众审美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的制作必须具有全球化视野,但不变的却是“中国气派”。创作者如果不熟悉群众语言、不熟悉地域特色浓厚的文化,也不熟悉我们走过的历史,“中国气派”从何而来呢?电视工作者需要到群众中去挖掘人们的精气神,到基层去探寻烟火气,到历史中去汲取传统智慧,广泛地吸收学习并最终融汇成自己的创作。否则,创作人才再多,技术再进步,也会像扣眼儿找不到扣子,创作的节目打动不了人心,赢得不了掌声。当盲目追求娱乐化的大潮逐渐退去,当“唯收视流量”的阵风渐渐消散,电视节目将越来越依靠原创力来摆脱同质化的窠臼,来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提高原创水平,远离跟风抄袭,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观念到手段、从意境到技法的多层面突破,中国荧屏必将出现更丰富多样的精品节目,真正做到有意思、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