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2016
直到车行驶在前往秦皇岛山区的路上,卞宇茜还在担心自己能否将《活了100万次的猫》这个绘本讲好,她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绘本跟孩子们分享,大概出于由衷的认同和热爱吧,热爱这个既属于孩子又属于成人的童话。临行前,听闻杨总提醒不要在价值观上误导孩子们,她内心的压力一下子猛增,误人子弟啊,后果很严重呢,一想到这个,心里七上八下的。
刘鸿雁也有点担忧,自己平时给女儿讲《小鸡球球》,女儿听得入神入情。但换作面对一众学前班的孩子,自己还能那么放松和投入吗?
11月18日,周五下午第二堂课,上课铃响,驻操营小学水门寺校区五年3班的孩子如常跑进教室,却在门口来了个急刹车,他们看到讲台上站着一位陌生的大姐姐(卞宇茜),这让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教室,往里头一打量,没错,大家嗫嚅着走进来,落座。
卞宇茜问大家是否知道这堂是什么课,孩子们脸上写满了问号,摇摇头。宇茜不慌不忙地做了自我介绍,在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中打开了精心准备的PPT。她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封面上的那只猫:
他是什么样的性格?
他为什么不喜欢那几位主人?
他成为一只野猫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被那么多母猫喜爱,他是什么感受……
随着故事的进展,宇茜不紧不慢地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孩子们走入主人公的生命和内心世界。
《活了100万次的猫》主题是关于“爱”、关于“自由”、关于“生死”……成年人都需要慢慢琢磨才能体会的命题,这些才十岁出头的孩子能感知多少呢?
“他不自由,被束缚”;
“主人并不爱他,只是利用他”;
“他没有存在感”;
“他找到了自我”;
“在其他母猫面前,他都在伪装,只有在白猫那里,他才能做自己”
……
孩子们踊跃回答着,在彼此的激发中,给出了许多超乎我们想象的回答,某些答案甚至令人拍案叫绝。这是一次没有标准答案的分享会,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经历有着不同的感触。
那边厢,刘鸿雁在另一个教室为学前班的孩子们讲《小鸡球球》。山里的孩子对绘本中的小鸡、鸭子、七星瓢虫、蚂蚱、狗、猫、布谷鸟等动物都非常熟悉,似乎就是在讲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孩子们入神地听着,很有秩序,不断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还接受刘鸿雁的号召,表演绘本中的情节,惟妙惟肖地模仿着小动物。通过听闻和扮演这些简短的小故事,孩子们表示,回家后就要帮妈妈做一件事,遇到困难不哭,一定要积极想办法,有时候事情就这样变好了。学前班的一节课只有半小时,下课了,孩子们意犹未尽,问鸿雁什么时候再来讲绘本。
而在五年3班,坐在最后排旁听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对《活了100万次的猫》的思考当中——“听完这个故事,我的感触是,人生一定要寻找到真正的自我。”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她对这个故事的感悟。
在宇茜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坐在黑板旁当预备队,算是对她的心理支持。整场下来,宇茜像一个沉着老练的老师,我形同摆设。临近下课,终于得以分享我的体会,也是受现场启发自然形成的想法,我抛出了几个问题,供孩子们课后思考:什么是爱?这只猫活过的100万次生命以及与白猫共同活过的1次生命,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如果是你,会选择100万次生命还是1次生命?
“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出自己的答案,如果能写下来跟我们分享就最好不过了。”孩子们听闻,认真地点点头。
在老师办公室,高校长将孩子们送给集团的礼物交与我们,那是孩子们在美术老师带领下为了答谢同事们捐赠绘本而做的手工作品。许多画上有他们的留言,有些语句质朴且引人深思,我们不由得念出声来。高校长在一旁不由感慨:“真的很羡慕你们,我在这里当了那么多年校长,从未收到过这么用心的礼物。”
在山区的那两天,北京正遭遇浓重的雾霾,我们走进山里,跟孩子们分享绘本,但每个人仿佛又当了一回“孩子”,平等快乐地跟小伙伴们分享内心的想法,我们既获得了心灵上的启迪,又获得了大自然无私的馈赠,这也许是这趟绘本支教行的最大收获吧!
(完)